发布时间:2020-11-19 08:55:34发布人:中盾云安
区块链作为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以其多方共识、分布式存储、难以篡改等特点,在促进数据共享、提升协同效率、建立可信体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在金融科技、政务民生、司法存证、供应链协同、税务发票、版权保护等领域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但随着区块链在各行各业应用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拓展,不同链系统之间互操作难、上层应用与底层链对接切换难、链上链下可信交互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区块链的应用范围,阻碍了区块链的发展。为解决以上问题,区块链互操作逐渐成为行业焦点。
相对于跨链即为互操作的狭义认识,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将区块链互操作的内涵广义化,认为区块链互操作应该包含用于解决上层应用与底层链紧耦合问题的应用层互操作、用于解决“链级孤岛”的链间互操作,以及用于解决链上链下安全可信交互的链下数据互操作三个方面。
应用层互操作主要解决上层应用与底层链对接难、切换难的问题。而当前对接难、切换难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底层链所提供的接口不一致,包括接口实现方式、接口定义的不一致等。通过对部分链系统接口实现方式的调研,发现不同链系统差异中存在交集,有共性就有规范统一的可能,因此可从接口标准化方向入手。如果说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SQLServer、Oracle等利用ODBC、JDBC完成了对不同数据库接口的标准化,实现了上层应用对底层数据库的平滑切换。同理,应用层互操作也可考虑用中间件的形式解决不同链接口不一致的问题。接口中间件对上层应用提供统一的标准化接口,对下通过适配器完成不同底层链原生接口到标准接口的转换,从而实现上层应用对底层链的轻松扩展与平滑切换。
区块链当前面临的“链级孤岛”问题,本质上是技术先行、标准滞后的结果,也是区块链发展的必经之路。为了解决“孤岛”问题,不同厂商已经开展了相应的实践探索,并推出了相应的跨链方案。跨链方案从技术层面验证了跨链互通的可行性,但不同跨链方案之间依然存在互操作难的问题。当前繁荣的互联网在上世纪70年代也面临过碎片化、孤岛化的问题,随后出现了一系列以TPC/IP为代表的标准规范,标准引导技术,技术适应标准,最终打破了网络“孤岛”,实现了行业层面的互联互通。相对于互联网重点解决数据互通,区块链为了保持“数据安全共享,价值可信流转”的特点,在数据互通的基础上,还需实现不同链系统间的身份互认、共识转换以及协同治理。
区块链技术可以保证链上数据在多个参与方之间的安全可信流通,但在链上链下可信交互方面存在难点。而链上业务的运转离不开链下数据的支持,如跨境结算场景中的汇率数据、溯源场景中的物流数据、审计场景中的身份数据等都需要从链下世界获取。区块链多方共识、难以篡改的特点对链上数据真实性、可靠性的要求较高,因此在链上链下交互过程中首先要保证链上数据的可信性,可以从数据来源、传输过程、计算过程三个方面提供可信性保障;其次要重视交互过程中的隐私保护,包括身份信息、资产信息等关键信息的隐私保护;最后要保证链上内容的安全性,在明确链的权责和链上数据权责问题的基础上,从事前审查、事后审计两方面入手,保证链上内容的安全性。
区块链互操作难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互操作易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由难到易的过程中充满挑战,道阻且长,需要技术提供方、技术需求方、标准化组织、监管机构等多方的密切协作,凝聚共识,共同促进区块链互操作的发展。
2024-12-16 16:41:59
2024-10-28 17:06:07
2024-09-12 16:18:06
ADDRESS(地址)
郑州市郑东新区商务外环路25号王鼎国际12楼1201室
E-MAIL(邮箱)
zdya@cnsecloud.com
PHONE(商务咨询)
17337138728
HOTLINE(客服热线)
0371-58562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