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13 08:49:04发布人:中盾云安
近日,在国家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在谈到“十四五”期间数字经济布局及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方面时指出,布局好“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发展,一方面要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将数字产业化体现到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壮大上;另一方面,要利用好“5G+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机遇,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已驶入快车道,成为经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据媒体报道,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为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6.2%。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工业互联网发展迅猛,据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统计,2018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超过6000亿元,2019年其产业规模达到了18%的年增长速度,专家预测未来工业互联网将成为驱动智能制造的核心因素,推动工业制造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产物,为区块链应用提供了大量应用场景,加快区块链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有利于构建可信数据资源存储、管理和服务体系,推动工业互联网更深入地发展。同时,目前区块链技术作为前沿技术,已成功应用到金融、溯源管理、产业链等诸多领域,推动区块链+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将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开拓新的路径。
工业互联网面临的威胁
目前,工业互联网属于起步阶段,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威胁。
一是庞大产业基础上的信任缺失问题。工业互联网需要在一种不可信网络中建立信任,从而实现更顺畅的信息与价值传递,但传统的互联网平台在这方面一直缺乏可信的交换通道,尤其在生产环节,上下游企业往往由于信任缺乏而造成行业竞争力的耗散效应,导致诸如融资困难的问题一直无法根治。
二是海量信息下的数据安全隐患及网络攻击威胁。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工业系统信息数据呈现出大爆炸的形态,尤其是在需要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分析、研究的形势下,数据安全问题显得格外突出。
随着全球化持续推进,更多的工业生产系统通过互联网融入世界,这在增加机遇的同时也加剧了遭遇网络攻击的风险。尤其是我国很多工业互联网的底层平台设备都依赖进口,进一步加剧了安全风险。
三是中心化管理模式下的高成本。在大多数工业控制系统采用中心化管理模式下,各个平台数据彼此独立,工业互联网数据在精准服务方面还有很大差距,无法达到要素优化运行,无形中提高了企业成本。同时在海量数据的加持下,中心化服务器往往不堪重负,一旦造成数据丢失将遭遇巨大损失。
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的融通之道
区块链作为一种分布式的数据库,其具有的不可篡改、匿名性、可追溯以及去中心化等特性,能够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问题。
区块链+工业互联网助力建立信任桥梁。以区块链技术为底层逻辑,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特点,防止数据丢失、篡改及伪造风险,解决信任问题从而建立互信机制,实现信用传递和穿透,保障全链路信息透明可信。
同时区块链技术可以将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信用放大,不断传递到产业链的上中下游,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脆弱的外部信任难题。比如借助交易数据上链,通过对链上数据分析,可以掌握企业即时经营状态,还可以发现交易欺诈行为,为金融行业给企业融资提供了指引。
区块链+工业互联网构建安全防护体系。针对工业互联网存在的数据安全隐患,区块链可以通过分布式的数据存储,每个服务器节点都存在一份数据备份,在各服务器节点实现共识后,将加密数据存储到区块链上,利用这种技术可以保证平台核心数据的完整性。同时,通过哈希函数处理过的存储数据,实现了数据的不可篡改,有效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总之,利用区块链技术,通过工业数据采集、打包签名、节点共识、数据存储等环节的处理,可以有效构建起工业互联网的安全防护体系。
结 语
2020年3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明确指出,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核心能力需以区块链等新技术作为支撑,区块链具有的可信协作、隐私保护等技术优势,能与工业互联网实现深度融合。
作为“信任机器”的区块链技术,正在引领全球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加快区块链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逐步实现数据可信、资产可信、合作可信,将有利于我国实体经济降本增效,推动我国经济体系实现技术变革、组织变革和效率变革。
2024-12-16 16:41:59
2024-10-28 17:06:07
2024-09-12 16:18:06
ADDRESS(地址)
郑州市郑东新区商务外环路25号王鼎国际12楼1201室
E-MAIL(邮箱)
zdya@cnsecloud.com
PHONE(商务咨询)
17337138728
HOTLINE(客服热线)
0371-58562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