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13 17:13:46发布人:中盾云安
来源:赛迪区块链研究院
作者:刘宗媛 周泽宇
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区块链首次被纳入国家五年规划当中,在“加快数字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篇章中,区块链被列为“十四五”七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之一,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
一、《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发展区块链的背景分析
1、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推动区块链产业创新发展
区块链(Blockchain)作为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具有匿名性、防篡改以及高度可扩展等特点,正成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后又一项对未来信息化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技术,有望推动人类从信息互联网时代步入价值互联网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区块链技术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对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具有很强的战略指导性和现实针对性。
2、区块链被纳入新基建
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改委将区块链技术纳入信息基础设施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中。区块链作为一项新兴技术,一方面,能够推动数字经济下的数据要素流通,有效的解决了数据要素流通的数据确权和数据共享、共治的问题。另一方面,区块链能够提高“新基建”中网络安全能力,利用身份验证保护边缘设备、提升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缓解DDos攻击。而区块链与其他技术融合创新,能够催生新的平台,推动产业数字化深度转型升级,从而进一步推动“新基建”下的新型价值体系形成,推动资产数字化,促进法定数字货币发展。
3、我国区块链产业蓬勃发展
在国家各部委以及各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在政策环境方面,我国的区块链政策环境持续利好发展,包括国家及各地方政府发布的区块链相关政策已达近300项,广东省、山东省、北京市等二十多个省市出台了区块链专项政策;在标准规范制定方面,我国区块链标准规范制定继续完善,包括密码算法和电子签名标准、底层框架技术标准、行业应用标准、测评认证标准在内的标准已超百余项;在技术发展方面,我国一方面在理论研究方面,不断加强,区块链研究机构数量已达111家,提升区块链技术研发能力的高校已有34所。另一方面,在技术研发实力方面,区块链自主研发共识逐渐成为主流,加密算法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智能合约架构逐渐完善、区块链扩展性能不断提高。
二、“十四五”时期我国区块链发展重点
“十四五”将是数字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的五年,也会是区块链创新加速、构建生态、广泛落地、纳入监管的五年。《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了技术创新和平台创新、应用创新、监管创新这四大区块链创新方向,将进一步加快数字中国的建设步伐,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关注的热点。目前,我国区块链应用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平,在各个领域均有应用落地。但是,我国始终缺乏国际公认的原创性技术,在基础算法、共识机制等核心技术方面,仍受制于人。
在主流区块链开源项目和技术社区方面,均由国外开发者主导,且涉及性能、安全、跨链的技术创新方案绝大多数来自国外,我国难以把控技术发展方向。
在底层平台研发方面,大多基于国外区块链开源技术平台改造。在核心技术创新方案方面,如并行技术、优化共识算法方式、零知识证明、同态加密、多方安全计算等,多数源自国外开源社区,极少属于中国自主原创或最早提出。
《十四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要“推动智能合约、共识算法、加密算法、分布式系统“等区块链技术创新。
2、加快平台创新
区块链平台是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对于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有重要意义。而区块链平台的建设也将会加速金融科技、供应链管理、政务服务等核心区块链应用方向的加速落地。
但中国区块链企业主要吸纳国外开源社区的区块链研究成果进行研发,自主研发的区块链平台很少,多数企业基于比特币、以太坊、超级账本等国外开源区块链产品进行开发和完善。区块链平台对外依赖必将给我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健康发展带来巨大隐患。十四五期间,区块链平台创新将显著加快,具有完全自主地区块链平台将涌现。
3、推动区块链应用创新和场景落地
区块链作为数字经济的一个重要技术,其行业应用呈快速增长态势,但是目前为止没有大规模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落地应用。分析其中原因,一是区块链技术的普及和推广程度远低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效果普遍没有达到预期。同时,相关地区主管部门无法理解区块链技术和创新应用模式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对新技术应用仍缺乏信任,认为区块链技术在短期内无法取得有效成果。
二是区块链系统建设涉及多方数据互联互通,受制于各部门间信息化建设程度参差不齐,建设和协调成本较高,兼容性和互操作性较差,需打破部门间职能屏障和数据孤岛,面对新挑战,有关部门主观上不愿意推动。
三是除金融、政务、溯源等领域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反映较好之外,其他如交通、家电等行业一些已落地运行的区块链应用,大多还在小范围的试点运行中,还未能够引起预期的社会反响。
因此,“十四五”时期,推动区块链应用场景落地是促进区块链产业更加蓬勃发展的重要途径。
4、创新监管体制机制
自区块链成为全球关注热点以来,我国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健全监管体系,为区块链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然而随着区块链行业的不断发展,目前对区块链行业监管仍存在不足需要去完善。
一方面,在国家不断推出严厉打击“虚拟货币”相关政策的前提下,仍有不法分子假借“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融资。
另一方面,在当前“新基建”的背景下,区块链底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随着区块链技术与多个行业领域的融合,监管范围随之扩大,监管场景更加复杂,我国监管需及时跟上金融科技的发展脚步,通过建立监管规范、提高监管水平做到对金融科技的有效管理,实现规范化、有序化。
三、“十四五”时期区块链发展趋势
1、“新基建”下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区块链作为“新基建”的一部分,在为“新基建”进行服务的同时,“新基建”也将加快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在场景落地方面,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通过区块链与工业互联网的相结合为区块链提供了新的场景,增加了场景落地的项目;在算力和存储方面,目前区块链在算力和存储上还有待提高,而计算中心、数据中心的建立提升了区块链的算力和存储。在技术研发平台方面,虽然我国区块链技术发展很快,但是在底层技术上仍有待突破。
2、区块链有望推动数据要素流通,赋能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下的数据要素流通离不开数据确权以及数据共享、共治,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到其中,可以解决此类问题。在数据确权方面,通过签订智能合约,使个人与企业基于技术的信任签订数据授权合约,结合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可有效防止个人信息被复制、滥用。在数据共享、共治方面,区块链通过特有的共识机制和密码学技术,可以使数据之间的主体相互信任,解决主体间信任问题。同时通过区块链独有的链式结构和不可篡改特性,可以保障数字经济下数据的安全问题。
3、区块链应用将更加成熟,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根基,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关键。随着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各地专项政策逐渐完善,通过区块链专项政策和相关扶持政策,推动区块链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对于提升工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供应链协同水平和效率,以及促进管理创新和业务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4、区块链监管体系将持续完善,进一步规范区块链生态建设
根据我国区块链行业发展特点,金融领域应用较为突出,紧跟金融科技发展脚步,加强对金融领域的治理是区块链产业健康创新发展的基础之一。目前根据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委员会2020年第1次会议讲话,我国各监管部门将逐步加大金融科技监管力度,为区块链产业发展提供优良环境。同时,随着央行《推动区块链技术规范应用的通知》及《区块链技术金融应用评估规则》的下发,我国标准建设速度将进一步加快,标准规范更加完善。未来,国家部委、各行各业将积极构建包含可信区块链标准在内的标准体系,引导行业良性健康发展,促进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和落地。
2024-12-16 16:41:59
2024-10-28 17:06:07
2024-09-12 16:18:06
ADDRESS(地址)
郑州市郑东新区商务外环路25号王鼎国际12楼1201室
E-MAIL(邮箱)
zdya@cnsecloud.com
PHONE(商务咨询)
17337138728
HOTLINE(客服热线)
0371-58562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