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发布时间:2024-03-07 17:05:53发布人:中盾云安


今年两会,“新质生产力”成为广受各界关注的热词。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 究竟是什么力,“新”在何处?如何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总书记作了详细阐释,一起学习。

一、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三、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

1、及时应用科技创新成果

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2、布局产业链

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3、围绕战略任务科学布局

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

4、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四、新质生产力的四个发展趋势

1、能源转型和基础设施更新加快

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成为带动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跃迁的先行领域。

2、科技创新日益活跃

科技型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得益于大力度、连续性的研发投入。

3、产业载体不断发展壮大

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比,未来产业与前沿科技创新互动更为紧密,是各国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点培育扶持的先导性产业群。

4、创新集聚效应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升级

发达国家对科技创新投入巨大,势必对新兴领域投资并购实行严格管控。

五、如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1、加快培育发展数据、算力等新质生产力要素

进一步提升数据要素供给质量;进一步完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机制;进一步推动数据价值产品化、服务化。

2、加快打造一支高层次、高质量的数智化人才队伍

加强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加大对高端数智化人才的引进力度;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推进高校学科交叉融合发展。

3、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应用

瞄准战略性前瞻性领域,增强关键技术创新能力;推进数字技术与各领域的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新型研发机构。

4、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推动行业企业、平台企业和数字技术服务企业进行跨界创新;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竞争力;完善重点产业的供应链体系;优化数智产业创新生态。

5、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发展;推动对前沿科技的深入探索和交叉融合创新。

6、充分发挥政府产业政策作用

加快推进数字经济运行体制和治理机制变革;有效发挥政府产业政策的引导、推动作用;充分发挥政府产业政策对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保障作用;完善产业政策实施配套体系。

  • ADDRESS(地址)

    郑州市郑东新区商务外环路25号王鼎国际12楼1201室

  • E-MAIL(邮箱)

    zdya@cnsecloud.com

  • PHONE(商务咨询)

    17337138728

  • HOTLINE(客服热线)

    0371-58562868

©2014-2019河南中盾云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17004173号-2